縱觀影視劇發展的幾十年來,變化最大的就是構圖問題。
以前的電視劇向來是全景居多,如今就只有貼臉、貼臉、還是貼臉!
就連公主抱這樣的甜蜜戲份,大多數也只拍上半身。
為何現在的導演越來越不愿意放出全景呢?因為他們知道一旦放出來,引來的就只有尷尬。
身高不夠蘋果箱湊
蘋果箱顧名思義就是裝蘋果的木箱,這是劇組里的常用術語,它也叫墊腳箱,常用來解決演員的身高問題。
一提起蘋果箱,其實這東西在劇組已經很普遍了,但是最普遍的東西,往往最能證實演員有沒有說謊。
當初拍攝《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》時,188的胡一天碰到了160的沈月,兩人一同框盡顯尷尬。
如今的娛樂圈我們都知道,盡管底線很低,但是對身高的要求還是有的,太低的或太高的都不太好接戲。
因此矮的演員經常往高處報,高的則往低處報。
正因為如此,這才讓胡一天與沈月兩人鬧了笑話。
其實身高相差28厘米,頂多算一個頭的長度, 結果兩人一同框,感覺就是一個大學生帶著一個小學生。
除此之外,當初拍攝《美人為餡》時,一米六二的楊蓉身穿8公分的高跟鞋,與一米八三的白宇同框時,還墊著10厘米左右的蘋果箱。
由此可見,其中的水分有多大。
懸殊的身高差不僅給劇組帶來麻煩外,也讓演員十分辛苦。
因為一旦拍攝同框圖,就必須有一方遷就另一方。
就拿吳磊與張子楓來說,當初倆人拍攝《寵愛》時,鏡頭中的他們青澀美好,充滿愛意,看得讓人禁不住姨母笑。
但是在花絮里我們卻發現,拍這場戲時,吳磊的下半身在大劈叉,看到他們的樣子,就連身邊的工作人員都沒忍住在旁邊哈哈大笑。
更有黃曉明拍攝《泡沫之夏》時,與模特林嘉綺搭戲,鏡頭中的他們有多親密,鏡頭下的工作人員就有多忙碌。
看著工作人員馬不停蹄地更換蘋果箱的位置,難怪黃曉明一直低頭走路,恐怕不低頭就發生事故了吧。
時代在變遷,電視劇在改革,為了提高工作效率,現在的很多劇組早已用增高鞋代替了蘋果箱。
不僅如此,我們還可以看到有些演員站在小推車上「原題踏步」的場景。
除了身高上造假外,騎馬的戲也給觀眾增加了不少笑料。
騎馬全憑想象
馬戲能給人加分也能給人減分。
當初吳磊在《我和我的父輩》中的騎馬戲,就為他圈了很多粉。
還有竇驍在《楚喬傳》中策馬奔騰的模樣,也成為了各大剪輯手必剪的經典素材。
雖然騎馬的戲很帥,讓觀眾看得也很爽,但是考慮到演員安全以及成本問題,現如今很多劇組都使用了「騎馬不用馬」的套路。
成本夠的劇組,為了大程度還原騎馬的鏡頭,他們會使用一些馬的模型,演員只需要坐在上面,等著被工作人員推就好了。
而有些「怕麻煩」的劇組,則是連馬的樣子都沒有。
他們只需要一把木凳子、一根韁繩,剩下的全靠演員自行發揮。
看著這些演員在鏡頭前賣力的樣子著實有些好笑。
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演員,在演騎馬戲的時候經常被人詬病,就連譚松韻都沒能避免。
當初在《錦衣夜行》中,譚松韻有一場騎馬的戲,鏡頭中的她明明策馬奔騰,卻讓人看不出一絲凌亂的感覺。
不僅一臉平靜,就連發絲都沒有飛起,不知道的還以為她被困在迷宮里發呆呢。
如果道具「馬」讓人哄堂大笑的話,那麼下面這個操作可謂是讓人大吃一驚。
拍馬戲沒有馬?不急,工作人員來「當馬」。
手握韁繩、騎在工作人員頭上,后期再進行PS,馬戲豈不是手到擒來?
如果連工作人員都沒有的話,那就只能憑演員本身的信念感了。
看到他們雙腿岔開在原地搖晃,時不時還做出抽打馬的樣子,再一次感嘆他們的意志力可真不一般。
公主抱不用抱
這幾年別的不說,男演員抱不動女演員的戲碼經常被吐槽,這也導致很多女演員因為體重問題經常焦慮。
就拿最經典的案例林更新與趙麗穎來說。
當初拍攝《楚喬傳》時,一米八多的林更新抱不起來僅80斤的趙麗穎。
為了給自己開脫,他甚至將所有責任都怪到了趙麗穎的頭上,說她該減肥了。
無可奈何,導演最后只能用道具讓林更新完成了這場戲份。
反觀只有90斤的迪麗熱巴,不僅能輕松抱起同組女演員,甚至還完成了開門、關門、開燈等一系列動作。
除了林更新外,許魏洲也說過同樣的話。
他與喬欣拍攝影視劇時,抱不起來喬欣,明明是自己太虛弱,他硬要怪喬欣頭太大。
如此弱不禁風的樣子,后來再拍攝公主抱的戲碼時,導演只好讓他借助道具來進行。
看著喬欣這怪異又難受的姿勢,幸好沒有拍到下半身,不然都要引起眾怒了。
俗話說一場戲兩人尷尬,此句就是為李蘭迪與辛云來量身定做的。
當初拍攝《夢回》時,辛云來幾次三番都抱不起李蘭迪,兩人甚至還為此差點摔倒,到最后只能借助梯子來完成戲份。
看著男主一臉迷茫,女主一臉問號的樣子,這恐怕就是偶像劇沒有戀愛感覺的主要原因吧。
在戲里男友力爆棚,戲外卻瘦弱得抱不起女主還推卸責任,只能感嘆武大靖的三觀真正確。
對于公主抱這件事,其實并非所有男演員都是這樣,胡歌拍攝《仙劍3》時,抱著楊冪跑十幾個來回依舊輕輕松松。
黃景瑜一只手都能扛起迪麗熱巴,白敬亭的公主抱更是成了名場面。
接下來我們就來洗洗眼睛吧!
「不能播」的下半身
反季節拍戲在娛樂圈中早已經是見怪不怪的事了, 演員、劇組因為檔期問題,經常冬天拍夏戲,夏天拍冬戲。
而這一操作,也讓很多演員苦不堪言。
烈日當空的季節身披多層戲服,寒風蕭瑟的季節還要穿短袖扇風。
為了體諒演員,很多導演只能將鏡頭上移,最大程度上保證演員的舒適。
正因為如此,這一操作也給了演員下半身很大的「發揮空間」。
當初拍攝《陳情令》時正值夏季,由于《陳情令》是古裝劇,需要穿很厚的古裝,因此,劇組就出現了大批的「赤裸」的鏡頭。
演員上半身正在聲情并茂地演著戲,下半身卻撩起裙擺、赤裸著大腿,全然不顧形象。
就連鄧萃雯這樣的老戲骨,也經受不住太陽的照射。
在最近播出的《我最親愛的劉予安》中,有一段花絮在網上瘋傳了起來。
劇中有一段夏天的吻戲在冬天拍攝,由于冬天晚上溫度實在太低,女演員只好在拍攝時將褲子脫到腳踝,拍完再穿上。
雖然這段花絮被網友吐槽尷尬,但是不得不佩服這位女演員的敬業。
洗澡不用水
「神仙姐姐」劉亦菲曾在采訪中,吐槽觀眾為洗澡的戲份大呼小叫。
其實百分之九十的劇,洗澡都不像楊洋在《你是我的榮耀》中那樣,真的脫光衣服,洗完全澡。
大多數都只是將衣服撩到肩膀,露個手臂在盆子外就行了。
雖然鏡頭中的她們風情萬種、魅惑迷人,但是近看卻不是那麼一回事兒。
所謂的水霧繚繞,其實全靠加濕器在幫忙,連一滴水都看不見。
那些看似享受嫵媚的洗澡戲,也可能全靠綠幕。
旋轉鏡頭的「貓膩」
無論是情感上的遞進還是劇情上的突破,一到精彩片段,最必不可少的鏡頭必定是旋轉。
很多仙俠劇在運功或者渡氣時,都會選擇以旋轉的鏡頭來呈現。
鏡頭中的她們唯美、動人,可殊不知,鏡頭下的他們令人啼笑皆非。
這些所謂的美好,也不過是經過后期修圖得到的結果。
現實中的他們只需要坐在盤子上,擺好動作等著被工作人員轉動就可以了。
如果沒有這些道具的話,那麼一把椅子也可以推動劇情,看到這兩位演員擠在一個椅子上深情對白,這動作恐怕沒點兒功夫都做不來。
這也幸好是演員敬業,如果碰到實力沒那麼強的演員怎麼辦?
這就需要劇組下點「本」了。
安裝軌道,讓所有旋轉動作都交給工作人員,演員只需要深情對望,這戲也就這麼出來了。
如果不夠唯美,那就讓后期老師P點鮮花等特效,俊男美女的組合,任哪位粉絲看都得直呼 「磕到了!磕到了!」
為了呈現想要的效果,很多劇組都無所不用其極。
但不論是綠幕還是特效,又或是其他技術手段,所有的目的都是為了在達到效果的同時還能降低成本。
但是,真的是迫不得已還是讓演員敷衍了事,這就需要他們捫心自問了。
畢竟,就連吃飯這樣沒有風險的戲,演員也都需要錯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