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狂飆》大放異彩,華麗的落下了帷幕,諸多「老熟人」也憑借該劇再一次打贏了一場「翻身仗」。
要知道這部電視劇涉及到了生活的各個層次,演技上稍有不慎就會跌落神壇。
本以為這樣的陣容之下沒有「雜質」,不成想在挖掘「敗筆」的過程中,我竟然發現了12年前,在《甄嬛傳》中出演丫頭的她。
同樣都是新生代演員,真可謂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。
真才是真正的「悄悄努力驚艷眾人」,而不是像演技全靠吼,進組全靠爹媽的「搞曉晨」扮演者一樣,上不了台面。
小時候的高曉晨扮演者我覺得非常的出彩。
無論是在家庭中的「傲慢」,還是被母親嬌生慣養出來的「臭毛病」,小演員都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。
不成想,長大之后的「高曉晨」直接廢了。尷尬的演技,真的是讓人無法直視。
要知道,這位演員的背景雄厚,父親和母親憑借《人民的名義》成功出圈,位列老戲骨的行列。
作為兩位實力派的孩子,本應該近水樓台先得月,怎麼還不如一個孩子?
看了高曉晨的表演之后,有心的觀眾應該和我的感受一樣,吳剛表情管理沒有學到,反而是將奶油小生的浮夸,展現的淋漓盡致。
一言不合就是瞪眼挑眉,用力過猛的痕跡,特別沒有水準。
最搞笑的是,這位扮演者用到的名字并不是自己的真實姓名,而是藝名「岳陽」,難道這是在避嫌?
要知道,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,吳剛憑借《人民的名義》中「李達康」爆火后,就備受外界的高度關注。
作為老戲骨的兒子,雖然鮮少出現在公眾面前,但早已在江湖中赫赫有名。
結合劇中的情節來看, 還有一個人的出現讓我覺得非常的尷尬,這個人就是吳剛的妻子。
在「徐忠」接受調查的時候,有一幕回到家中的戲份。
坦白來講,完全沒有這樣的必要,他可以回到工作崗位中,繼續兢兢業業的調查。
但是導演用鏡頭,呈現出了「夫妻重逢」的戲份,我覺得非常的尷尬。
看到這張熟悉的臉龐,我的思維瞬間就跳躍到了另外一個劇組。
要知道, 岳秀清之前在《人民的名義》中,就和吳剛兩個人扮演夫妻。
如今在同樣的反腐劇中,依然用這樣的身份出現,不知情的觀眾還以為「歐陽菁」出獄了,重新和「李達康」走到了一起,觀眾的跳躍感非常的強烈。
當然并非是質疑演員的專業能力,就是因為過于深刻,所以才會殘留下上一部影視劇的「影子」。
作為導演,完全可以避免這樣的事情,我不理解為什麼,沒有這樣去做。
結合鏡頭上的刻畫,也許答案不言而喻。短短幾分鐘的「重逢」,頗有一種強行「加戲」的味道,你細細的品。
徐忠回到家中這個戲份刪減掉,是否會感覺到突兀?
我覺得即便是沒有這個鏡頭,也不會影響整體的流程,所以為了家人謀取鏡頭,成為了大家共同認可的行為。
其次就是吳剛和岳秀清兒子,這位新生代演員的「用力過猛」。
作為「陳書婷」一心教育出來的兒子,小的時候品學兼優,精通多國語言、鋼琴等,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。
我怎麼也沒有想到,這位「黑二代」長大之后,是一個扯著嗓子喊的「流氓」。
也許這個小男孩長期受到母親的打壓,隱藏了自己真實的「屬性」。尤其是在媽媽去世后,整個人倍受打擊,最終性情大變。
但是不至于變到身上沒有了氣質,渾然一副廢了的樣子。
隨著該劇大火,粉絲們對這位高啟強的養子扮演者,充滿了好奇心。
經過深扒之后才發現,原來他是吳剛和岳秀清的兒子,讓人感覺到驚喜之余,心中還有一種失望和無奈。
不得不說,他和吳剛兩個人,五官就像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一樣。
但是作為一名演員,如何淋漓盡致的詮釋角色才是第一重要的事情。吳羽卿的履歷中,并沒有任何的專業信息體現。
相比較演戲,這位星二代更喜歡音樂,這是讓我深感意外的。
縱觀《狂飆》劇組,隨隨便便拎出來一個人,那都是實力派、封神級別的選手。多少專科演員,期盼著能有這樣一個機會擺在自己的面前。
吳羽卿這個絲毫不沾邊的人,完全不費吹灰之力,憑借「家庭關系」拿到了。
得到「高曉晨」這個角色之后,呈現出來的效果,毫不夸張的來講沒有任何的水準,非常讓人失望。
同樣都是新生代演員,安寧的扮演者戰菁一,就給吳羽卿用實際行動上了一課。
在狂飆中,她飾演的是一個「綠葉」,存在感并不是很高,以至于觀眾們都忽略了原來這位演員曾經出演過《甄嬛傳》。
想當初該劇上映的時候,眾多妃子扮演者成功出圈,身邊的丫鬟也沾了不少光。
要說,諸位后宮娘娘身邊的丫鬟,誰是最忠心?有人會覺得是「松芝」,陪著年世蘭大起大落,自始至終都沒有任何的怨言。
也有人會覺得是「寶娟」,出身卑微侍奉在安陵容的身邊,忠心耿耿一心赴死。但是更多人對「流朱」更為認可一些。
她與浣碧是一同進宮伺候甄嬛的人,還沒有進入皇宮之前,這個丫鬟就忠心耿耿,直言:「小主去哪,我就去哪」。
反觀「浣碧」猶猶豫豫,甚至因為自己的出身,試圖想要和甄嬛平起平坐。
兩個人呈現出了鮮明的對比。在宮斗劇中,流朱心直口快,最終因為甄嬛生產無人問津,以身赴死成為了忠仆的化身。
憑借該角色,戰菁一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盡管她的存在感很低,不及浣碧的扮演者戲份足,但是這個小角色,綻放出了別樣的色彩。
時隔12年,重新看到這張熟悉的面龐,這位實力派演員,真可謂是悄悄努力驚艷眾人。
如果不是那雙靈動的眼睛,差點就被她蒙混過關了。
作為《狂飆》中督導組工作者,戰菁一成熟穩重的模樣,與古裝劇中的「清純」,形成了鮮明的反差。
這個角色非常的平淡,沒有什麼光環,就是一個「綠葉」,甚至戲份還不及「高曉晨」,但是兩個人同為新生代演員,層次感直接拉開了距離。
真所謂沒有對比,就沒有傷害。戰菁一用實力「蒙混過關」,吳羽卿用力過猛憑借「瞪眼挑眉」,成功吸引了外界的關注。
方寧不像大嫂陳書婷一般美艷動人,不像孟鈺一樣辨識度高,該劇中宛如白開水一般,但是每每看到這位角色出場,那種嚴肅充斥在整個畫面中。
她將一位普通工作者的淳樸,淋漓盡致的展現在了觀眾的面前。
作為督導組中的小人物,她能夠和趙立冬的秘書單獨接觸,就足以看的出來,方寧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。
工作中展現出來的焦慮和憤怒,以及年輕工作者,初入職場的熱血沸騰,戰菁一都很好的刻畫了人物的屬性。
反觀「高曉晨」,作為大哥的「叛逆之子」,用力過猛的張揚,痞里痞氣的表演方式,說得好聽一點叫不專業,不好聽一點「敗筆」。
一部好的作品,需要每一位演員的努力。《狂飆》的成功,有張頌文的付出、張譯的錦上添花、賈冰的「驚喜」、倪大紅的「點綴」等。
這些都是老戲骨的付出,新生代演員中,我覺得戰菁一展現出了別樣的魅力,這才是新一代演員該有的樣子。
而不是憑借關系,根深蒂固在劇組成為最大的「敗筆」。
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,任何細節都逃脫不掉,抹去真實姓名又如何,付出什麼樣的成果,就要接受什麼樣的評判。
「綠葉」在某種情況下,起到了絕對的作用,小人物也可以綻放出別樣的姿態。
時隔12年,用這樣的方式,重新認識「流朱」,是不是有些驚喜和意外?不得不說,這才是好演員的姿態。
悄悄努力,用作品驚艷眾人,希望戰菁一越來越好,綻放出屬于自己的光芒。
也希望吳剛和岳秀清意思到問題的嚴重性,沒有金剛鉆,就別攬瓷器活,尷尬了觀眾,尷尬了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