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寒香見入宮晚,且她又是寒部戰敗后送過來以示屈服的。一個用來賠罪的公主,又是外族,哪里能成為主位。而且在后宮之中,貴人的位分并不算低,也勉強算配得上她公主的身份的。
后宮之中有三位公主,一是寒部公主寒香見,二是蒙古巴林部公主巴林·湄若,三是玉氏貢女金玉妍。
首先讓我們來說一下,寒部公主寒香見。寒香見出身天山寒部,是天山寒部第一美人、兼部落王的唯一公主,名動天山。
天山寒部戰敗于大清之后,寒香見被父親扭送入宮,成為乾隆的嬪妃。
寒香見初封貴人,一是她貌美如花,身有異香,令皇帝神魂顛倒,這對天下可不是件好事,封她貴人也是為了壓壓她的氣焰,免得她恃寵而驕。二是她是戰敗國送來以示屈服的公主,位分不宜封的太高。但乾隆對她確實是癡迷,不顧太后的阻攔也要收下這位美人,還升了她的位分,封她為容嬪,掌一宮主位。所以寒香見的身份其實也和其他公主沒有兩樣,她只是當了很短的貴人,就立刻成了容嬪娘娘。
再說說玉氏貢女金玉妍,她是玉氏那邊的貴族女子,勉強靠著和親才算有了個公主身份。她這個公主身份是摻了水的,不算真正的公主。金玉妍是跟著皇帝吃過苦的,她在潛邸度過相當長一段時間,入宮之后也才只是貴人。
她要不是靠著母憑子貴,也難以封妃,甚至是封貴妃。(畫外音,金玉妍在葉赫那拉·意歡入宮前都是冠絕六宮,而葉赫那拉·意歡也只是與她同等級的美女,但她們兩個都被寒香見比了下去。)這位摻水的公主其實也過得蠻慘的。
再說一下蒙古巴林部公主巴林·湄若,她入宮即封穎嬪,算的上是有史以來入宮位分最高的了。巴林·湄若是巴林王的獨生女,身份尊貴,她的背后可是蒙古四十九部。而大清當時一直與準臈爾部爭斗,正需要蒙古的支持。巴林·湄若入宮,政治意義極強。所以看在巴林部的份上,巴林·湄若入宮就榮登嬪位。巴林·湄若與其他嬪妃不同,她完全不需要爭寵,她就像是神龕里的神像,供著就行了。(畢竟是巴林王的獨生女,就算是為了政治利益將女兒送入乾隆宮中,巴林王也絕不希望她受苦。巴林·湄若若是受了氣,巴林王勢必會埋怨皇帝,滿蒙兩者的關系也難免生疏,所以乾隆也不會輕易處罰穎嬪。)
綜上所述,寒香見雖然入宮時是貴人,但她沒過多久就成了容嬪,在地位上與其他乾隆后宮中的公主并無兩樣,甚至還要高上些許。畢竟她長得好看,能歌善舞,又對乾隆皇帝不假辭色(滿臉都寫著莫挨老子),乾隆皇帝實在是寵愛她,她在后宮中可以說是打遍天下無敵手。只有背景雄厚的穎嬪才能在身份地位上與她抗衡了。